港故:棄高薪去耕田 80後女農:唔想糧食都被控制
2017年11月26日
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,香港已經連續多年,農業佔本地生產總值(GDP)不足0.1%,但看似式微的行業,卻吸引年輕人入行。
今年36歲的朱慧敏(Judy)是本地新手女農夫,大學讀統計的她,六年前毅然辭去安穩的市場研究工作,由零開始學習務農。
「每日8至10個鐘對住部電腦,精神壓力好大,可以喘息嘅空間唔多。」Judy回想在寫字樓工作的日子,慶幸自己當日有勇氣裸辭。
她的想法是:既然辛苦賺錢都是為了食,為何不自己種?
於是,Judy赴台灣WWOOF(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)工作,初次嘗試到做農夫的辛勞:「雖然體力消耗較大,但接觸大自然多啲,運動量增多,反而個人會舒泰好多。」
去年,她回港開拓屬於自己的農場,一個人在打鼓嶺租了一塊農田和屋,歸隱田園享受耕作生活。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閒時,Judy在田邊彈結他、看書、與狗狗玩耍,其遠離繁囂的生活的確令人嚮往。
然而,一個颱風或一場暴雨,甚至當野豬出現,辛苦栽種的農作物就會輕易被摧毀或被吃光:「耕種其實都係博一博,人生並唔係有付出就有收成。」
「你無嘗試過種植嘅過程,你唔會知道食物嚟得唔容易。」Judy指,一棵生菜由一顆種子到收成,需要花上三個月的時間,加上每天悉心栽培,才會發現其實糧食是無比珍貴。
自己糧食自己種,Judy正在嘗試還原生存基本步。
「我自給自足,起碼係自己控制自己嘅生命,並非通過外求而得到。」香港絕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從內地和其他國家進口,她憂慮糧食「被控制」的話,後果可以是災難性。
Judy亦把珍惜食物的訊息傳給下一代,每星期都會到學校教種植班,作為她現時主要的收入來源,並準備開放自己的農場作教育用途:「做農夫嘅意義,都係生命影響生命。」
「其實做農夫生活係幾唔錯,但首先真係要諗清楚有無生存空間。」現實是,農地和村屋都要交租,單是開墾土地等前期投資,Judy已花了最少10萬元。
香港土地問題嚴重,甚至連農地都「炒」,加入務農行業還具可行性嗎?今集《港。故》帶大家看看這個80後女生「棄文從農」,一個人加一隻狗,一同歸隱大自然的故事。
(資料來源:東網 2017年11月26日)